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9篇
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、圆满进行,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,方案是书面计划,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,步骤等。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9篇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学内容:
人教版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》四年级下册第82页的内容。
教学目标:
1.知识与技能:
(1)通过创设问题情境、观察比较,初步感知三角形边的关系,体验学数学的乐趣。
(2)运用“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”的性质,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。
2.过程与方法:
通过实践操作、猜想验证、合作探究,经历发现“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”这一性质的活动过程,发展空间观念,培养逻辑思维能力,体验“做数学”的成功。
3.情感与态度:
(1)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,会从美观和实用的角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。
(2)学会从全面、周到的角度考虑问题。
教学重点:
理解、掌握“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”的性质。
教学难点:
引导探索三角形的边的关系,并发现“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”的性质。
教学准备:
课件、学具袋。
教学过程:
(课前谈话)今天很高兴能认识各位在座的小朋友。我呀,是来自绿影小学的包老师。来之前,我就听说某某学校的小朋友,聪明伶俐,爱动脑筋,是不是这样啊?为了表扬同学们在课堂的表现,老师还特地带来了一些小奖品,瞧,都贴黑板上了。(三张不同颜色的小笑脸)你们喜欢吗?
如果你能答出老师的问题,老师就让你上来任意选一个小奖品。你们想选哪一个?有几种选法?(三种)
如果某个小朋友回答问题特别棒,老师就让你任意选两个。有几种选法?(三种)
教师:真不错,不知不觉中,同学们已经回答出老师的两个问题啦。希望大家再接再厉,在课堂上有更好的表现。
一、动手游戏,提出问题
教师:请同学们拿出你的1号学具袋,看看里面有什么? (三根小棒。)
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?
学生先猜。
教师:光猜可不行,知识是科学,咱们来动手围一围。
学生动手围,集体交流:有的能围成,有的不能围成。
教师请能围成和不能围成的同学分别上来展示一下。
同时板贴:能围成三角形 不能围成三角形
教师小结:随意的给你三根小棒,有的时候能围成一个三角形,有的时候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。看来呀,咱们考虑问题的时候要全面、周到。
提出问题:那么,能围还是不能围,跟三角形的什么有关系呢?
引导学生明白:跟三角形的边有关系。
教师:对,三角形的边有什么样的关系呢?同学们,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探究这个问题呀?
板书课题:三角形边的关系(让学生收拾好一号学具袋)
[设计意图:随意的给学生三根小棒,让学生先猜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,再通过动手围,发现有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,有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。这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旧知,刺激了学生的思维,更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: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跟什么有关系,怎么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呢?]
二、实践操作,探究学习
1.动手操作。
电脑出示:现有两根小棒,一根长3厘米,一根长6厘米,再配一根多长的小棒,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?
教师说明操作要求:
(1)从2号学具袋中拿出操作材料(两根小棒、作业纸和实践操作表格);
(2)在作业纸上有不同的线段,请你用两根小棒去围一围,看看是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(至少要和三条不同的线段围一围);
(3)将数据和结果填写在表格中,能围成的用√表示,不能围成的用×表示。
学生活动,教师巡视指导。
2.汇报交流。
教师: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汇报一下你的操作结果。
请不同的学生汇报,教师在课件中输入数据和结果。如下图:
第一边
长度(cm)第二边
长度(cm)第三边
长度(cm)能否
围成算 式
631×
2×
3×
4√
5√
6√
7√
8√
9×
10×
[设计意图:既然已经知道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,与三角形的边有关系,所以教师先给出学生两根6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,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到,当第三边是几厘米的时候能围成三角形,直观明了,为后面的探究打好基础。]
3.集体探究。
第一层次:发现不能围成的原因。
(1)教师: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,发现1厘米的小棒不能围,确定吗?咱们再来验证一下。
课件演示:当三根小棒分别是1厘米、3厘米和6厘米的时候,围不成三角形。
教师:为什么围不成?你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?
引导学生得出:1+3<6,所以围不成。
(2)教师:下面我们再来验证一下2厘米。课件演示。
教师:你发现了什么?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?
引导学生得出:2+3<6,所以围不成。
(3)教师:3厘米也不能围成,是什么原因呢?课件演示。
提问:它为什么也围不成?你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?
引导学生说出:3+3=6,所以不能围。
(4)提出:1厘米、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都围不成。大家观察这三道算式,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阿?
板书(补上小于等于号):两边之和≤第三边 不能围成三角形
[设计意图:学生已经有了操作的初步体验,但是不能围成的原因是什么,却还没有发现。这里,通过课件直观、生动的演示和教师及时的启发、点拨,学生便会很快的发现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了。]
第二个层次:猜想,初步得出三角形边的性质。
教师:两边之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三边,不能围成三角形。同学们猜想一下,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呢?
学生猜出: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。
板贴:两边之和>第三边 能围成三角形?
同时,教师在旁边画上“?”
初步验证猜想:
教师:这个猜想对不对呢?这需要进行验证。看看这些能围成三角形的边,是不是具备这样的关系?
……此处隐藏9919个字……>2.学习课文第六至九自然段。
(1)朗读第六至九自然段,思考:你从这几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桥?
(2)兰兰刚开始看到的塑料桥是什么样的?读出课文中的句子。过了桥后,把塑料桥怎么办呢?读出课文中的句子。
(3)说一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。(轻巧,带着方便)
3.学习第十自然段。
(1)齐读第十自然段。
(2)爷爷真会变魔术吗?(是科技的力量)
(三)朗读全文
(四)识记生字
第三课时
(一)复习课文
1.朗读全文。
2.说说课文中兰兰过了哪两种桥,潜水桥和塑料桥各有什么特点。
(二)识记、书写生字
1.读生字词。
桥梁工程师波浪特别玻璃砖
划过去采野花很薄轻巧又平又稳
2.指导书写。
(三)实践活动:未来的桥
可参考“教学建议”第三部分。
教学设计方案 篇7设计意图:
《称赞》是一篇很有趣的童话故事。小獾清晨时还只能做出三只比较粗糙的板凳。傍晚十分,在刺猬的称赞鼓舞下,做成了一把象样的椅子。文章中有许多它们俩的对话,言语十分朴实,但每一句都非常暖人心。因此,我设计的着眼点放在这些对话上的朗读上,从读中去体会小獾和刺猬彼此间真诚的赞美,从读中去感受称赞带给人们无穷的力量和快乐,从读中学会怎样的语气适合称赞别人。最后,设计了一首小诗送给学生,一方面让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复习本堂课所学的生字,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诗的韵律中再次加深对课文主题的记忆。
学习目标:
1、认识刺、猬、板、凳、椅五个字。会写板、椅两个字。
2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学会由衷地称赞别人,体会称赞带给人们的力量和快乐。
课前准备:
1、制作课件。
2、准备刺猬、小獾的头饰以及板凳、椅子、苹果等道具。
3、学生自读课文。
教学流程:
一、看图识字、写字,故事导入。
1、课件演示刺猬、獾、椅子、板凳的图片,学习生字刺、猬、板、凳。
如:(生猜谜:身体虽不大,钢针满身插,遇敌缩一团,谁来都不怕。这是谁呀?(刺猬)(出示
刺猬:这是小刺猬,快和小刺猬打个招呼吧!(生:小刺猬,你好!)
2、课件演示带拼音的词语刺猬、小獾、椅子、板凳。
(自由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)
随机正音:轻声词
刺猬、椅子;前鼻音獾;后鼻音凳。
教学设计方案 篇8教学目标:
1.学习本文会写的字5个,会认的字2个。
2.引导学生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诗歌。
3.理解诗的内容,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平等,民主的思想感情和消除种族歧视的愿望。
教学重难点:
理解诗的内容,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。
教学课时:2课时。
教学设计:
第一课时
课时目标:
1.初读课文,认识诗中有关字词。
2.反复朗读课文,理解课文内容,体会感情。
导学过程:
一、谈话揭题。
在世界上除我们黄种人,你还了解到了什么人种?你觉得他们一样吗?
二、初读诗文,学习生字词。
1.自读全诗,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和同学互学。
2.教师通过不同的方法检测。
3.同桌互相读文,达到读准读通。
三、创设情景,引导理解诗文。
1.配乐范读,学生感受。
2.听完诗后你们有什么感受?从哪儿感受到的?
3.根据学生所谈引导学生体会世界人们平等相处,幸福平等的感情,并切入朗读。弄懂你、我、他指的是什么?
4.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,进一步体会感情。
四、学生交流资料,描述自己所见全世界儿童在一起载歌载舞的情景。
五、总结布置作业。
第二课时
课时目标:
1.进一步有感情朗读诗文体会感情。
2.指导学生会写5个生字和有关的词。
3.背诵全诗。
导学过程:
一、导入学习。
1.今天继续学习《最美的花束》一文,谁愿意给大家读读全诗。
2.师生共同评价。
3.有感情地朗读全诗。
4.课文中的你、我、他指谁呢?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。
5.自读全诗,练习背诵。
6.指名学生背诵。
二、引导学习语文天地中的读一读、填一填,会用________和________一样________。说一句话。
三、指导学生写生字。
1.观察生字表中的字,提出难写的字。
2.教师示范:冠、漆。引导学生说出怎样记住这个字。
3.对于冠,同学们还有什么发现呢?
4.学生练习写字。
四、布置作业。
教学设计方案 篇9教学目标:
1.了解作者及其作品。
2.了解信客的职业及其品质。
3.学会抓住具体事例分析概括人物的方法。
4.从单元整体感知人间真性情。
教学重点:
从人物研究的角度把握课文内容。
教学难点:
理解作者写作意图,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。
教学方法:
1.自读点拨。
2.诵读品味。
3.感悟法。
教学课时:
一课时
教学过程:
一、导入:
由“信”字入手,信,书信,诚信。会意字,人言为信。
二、作者简介、字词
三、整体感知
1、信客是一种什么职业?
用简洁语言概括
2、信客的职业道德是什么?
突出重点
3、与现代交通相比,过去的信客存在哪些困难?
四、联系课文内容具体分析人物
我认为信客是一个的人,从文章————可以看出来,我想对大家说(或我想起了)。
从上面的句子练习中我们学到了什么呢?
1、怎样分析人物。
记住一定要联系具体事例。
2、学到了一些写人物的方法吧。
3、积累了作文素材。
五、回顾、感悟
同学们,人是世间万物的主体,人类主宰着这个世界,不同的人造就了不同的人生,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行走着书写着我们的人生,也用心感受着生活。从第二单元一路走来,阿长让我们感受到了善良,《背影》和《台阶》中的两位父亲让我们感受到了拳拳的父辈之爱和父辈的辛酸,老王让我们体会到了做人要有道德良心,而信客告诉我们的是沉甸甸的诚信二字。
六、做个好人
文档为doc格式